各位研究生同学: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研究生学科竞赛,是学位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意实践活动。欢迎我院研究生积极报名,组建优秀学生队伍代表学校参加华南赛区竞赛。参赛报名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广东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二、赛事说明
1.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
2.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作品命题。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技术实现以及团队综合能力。
2.1开放式命题分为八个参赛方向,参赛队可自行选择参赛方向:
(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mc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软硬件系统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等,如机器人,飞行器,智能车,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传感器、设备或系统,电能变换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控制技术等;
(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通信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频谱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特征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及对抗的软硬件系统,如安防监控、音视频编解码、网络文本搜索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息对抗系统等;
(6)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8)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包括但不限于用以构建及拓展6g愿景、应用及需求的先进无线网络创意(含支撑技术、模块或系统),如面向绿色节能、超高吞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远覆盖、海量连接、极简架构、智慧互联、通感一体、内生ai及原生可信的方案、设备、系统或软件。
2.2企业命题包括兆易创新企业命题、华为企业命题、飞腾企业命题、地平线命题、景嘉微企业命题、算能命题、优利德命题、龙芯命题、ti命题、安谋科技(arm china)命题、synopsys命题,mathworks设立matlab/simulink企业应用专项奖。具体命题及专项奖信息参见竞赛官方网站:
3.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提交的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作品照片的电子文件。
4.要求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并向组委会提交的参赛文件为作品演示视频、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
5.组委会不限制参赛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号,由参赛队自行选择,所使用软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响竞赛成绩。
6.参赛队拥有其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不可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7.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不可连续参赛,如果确实有重大改进,请在初赛提交作品时标注往届获奖情况,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
8.竞赛根据往届参赛数据建立论文库并查重。论文重复率高且未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经专家鉴定为重复参赛或无实质创新、作品雷同或有抄袭行为的团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向参赛单位进行通报。
9.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10.报名费原则上每支参赛队伍500元人民币,技术类竞赛与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报名费由主办方及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电子发票。
三、参赛安排
(一)竞赛筹备
5月-6月,各学院竞赛组队、准备作品。
(二)校赛选拔
参赛队伍报名,学校初步遴选参加华南赛区竞赛的作品,于2023年6月5日前报组委会秘书处(机电工程学院),校内选拔赛时间拟安排在6月15日前。6月20日华南赛区参赛作品截止提交。
时间(2023年) |
阶段 |
内容与参赛要求 |
5月31日前 |
学院组织报名 |
遴选参赛作品,组织参赛队伍准备报名材料 |
6月3日前 |
学院选拔推荐 |
ppt汇报 答辩 实物演示 |
6月5日前 |
学院提交报名材料 |
学院根据院内选拔情况,确定并推荐最终参赛作品,报组委会秘书处(机电工程学院) |
6月9日前 |
校内作品辅导 |
校内外专家就参赛题目、方案、实用性和创新性把关、策划 |
6月15日前 |
校内路演展示 |
ppt汇报 答辩 实物演示 |
6月18日-6月20日 |
推荐作品提交 |
系统上正式报名,校内推荐作品提交到组委会系统 |
6月28日前 |
参赛作品辅导 |
校内外专家对正式推荐华南赛区比赛的队伍作品进行辅导 |
6月30日-7月1日 |
华南赛区竞赛初赛 |
线上 |
7月7日-7月9日(初定) |
华南赛区竞赛复评 |
线下 |
四、相关说明
1.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队申报,传统优势团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通过交流合作提炼出更多好的参赛作品。
2.充分考虑作品评审环节对参赛队员能力素质的全方位要求,各参赛队在队员配备方面不局限于本学院,可根据需要在各学院招募适合自己作品的队员加入。
3.学院竞赛联系人:常思佳,凯发手机版的联系方式:18819365280
管理学院
2023年5月25日